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需从多方面努力
2008-01-11 作者:郑南宁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政府通过加大投入,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在教育投入、教育体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高校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等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加大政府投入 拓宽筹资渠道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同时,应重视吸纳社会资金,推行成本分担。
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充足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仅会有效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对经济发展和就业都会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以美国为例,1929年至1969年的40年间,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这得益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增长了40倍,而同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美国1965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进一步将联邦政府拨付的高校建设经费翻了一番。据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1995-1996年度,美国各级政府投入经费占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收入的51.1%,占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收入的17.1%。另外,韩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为10%,1984年创当时的世界最高纪录,达13.3%,1992年增加至22%。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这一比例目标的关键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即使保持目前的国家财政收支结构不变,教育经费的绝对数以及占GDP的比重都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也就是说,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大幅度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政府财政增加对教育投入的物质基础,是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必然的政策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必须尽快实现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逐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吸纳社会资金是缓解政府办学资金投入压力的有效措施。1992年,日本高等教育经费中,非政府拨款占60%。1995-1996年度,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非财政收入占44.9%,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占74.5%。
韩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财团捐资办学,现代、大宇、三星、韩进等著名的大企业财团都投资兴办大学,培养本企业需要的人才。
收取学费,推行成本分担也是高校筹措经费的重要手段。1995-1996年度,学费收入占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收入的18.8%,占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收入的43.0%。
建立规范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有利于极大地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在办学观念上进行创新,改变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唯一投资主体、从而导致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按照成本分担原则,充分调动各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打开高等教育融资的通路;根据效益与成本对等原则,研究制订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类型的高等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比例,按次序分类、分步骤实施,以此指导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和多元投资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高校 优化高教结构
目前,教育的民营化和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国际趋势,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为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公助私学、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刺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日本先后颁布了《高等教育设施法》、《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有关法案,作出了向非营利的私立学校提供贷款、资助、免税等规定。1950年,美国政府对私立高等学校的补助金占其经费总额的31%,远远超过1940年4%和1960年5%的水平。政府对私立大学的资助、支持缓解了私立大学的经费不足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私立大学的办学条件,维持并促进了私立大学的发展。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办学形式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如日本高校分为大学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两类,德国分为大学、大学校、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三类,巴西分为大学、大学中心、多科性学院、单科性学院四类等。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各国大力发展社区学院、短期大学、多科技术学院、序列课程等与四年制高等院校相衔接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形成大学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存的双元模式,完善了高等教育结构,降低了教育成本,有效地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
1966年-1976年美国公立社区学院从565所增加到1030所,增长了82%,同期在校生数从130万上升到大约400万,增长率为200%;1950年-1973年,日本短期大学从149所增加到500所,在校生人数从1.5万人增加到3万余人。
根据我国国情,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实现办学形式多样化、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度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稳健持续发展。
弘扬大学文化 突出办学特色
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反映了它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及它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十分重视在办学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办学特色的内涵,提高国际教育竞争力。
区别于一般大学,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各有特色,各领风骚。如哈佛大学的募捐能力无人能及,2006年得到的捐赠为292亿美元,良好的财务状况使哈佛能向最优秀的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可以招聘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再如麻省理工学院,其基础研究实力相当强,截至2006年,MIT产生了63位诺贝尔奖得主,它的林肯实验室、媒体实验室更是世界科技创新的源头。还有加州理工学院,截至2006年底,只有2086名在校生、293名教授、66名讲师,但这所学校的教授和毕业生共获得诺贝尔奖32人次,如按人均贡献,哈佛和MIT都要甘拜下风,它的院系不多,但它的物理学、行星科学和地球学等领域被公认为世界第一。
办学特色是大学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大学不应千校一面,而应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目前,一些国内官方的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不利于大学突出个性和创造性。不仅大学自身优势不能发挥,已有的优势也趋于消失。办学定位趋同,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甚至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也趋同,会浪费我们有限的教育资源,影响我们实现高素质优秀人才培养的目标。
因此,中国大学必须认真从数十年、甚至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挖掘和弘扬承载大学成长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不搞大而全,不求规模的盲目扩张,重视学科优势,突出个性和创造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在追求高质量教育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往往依赖于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任何一种质量保障模式都是围绕高校内外部对学校运作过程的评价活动,多是以高校的自我评估活动为基础,辅以外部的同行评议和现场检查,自评报告是内外部质量保障活动的结合点和平衡点。大学是追求高深知识的场所,因此,对于大学、专业的评价和认证离不开专业团体和实践领域专家的参与,同行专家的评议是评价活动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正确性的重要保障。
从各国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来看,具有代表性的大陆模式(政府部门主导型)、美国模式(中介组织认证型)和英国模式(大学自我管理型)正在趋于融合,普遍重视内外机制的结合,一方面强调各种专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外部社会力量参与大学质量保证,另一方面又重视基于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考虑的学校自我评价。这将为中国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思路。
为提高大学对经费的使用效率,政府在为高校拨款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高校的绩效评价情况。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在尝试将公立大学的一部分拨款与评估结果挂钩。
教学过程管理是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各国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对已进入大学但学习基础差的新生实施“治疗教育”,为他们补习有关基础课程。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全力以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重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并使高校鉴定、评估制度法制化。另外,美国高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如2000年度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高校分类标准,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型大学、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副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及专门院校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韩国通过兴办实验大学,推行“中期淘汰”、“毕业定额制”,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英国成立了“质量保证署”,通过加强评估与监督、全面提高课程设置及其内容的学术标准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从1996年开始,巴西的公、私立院校对13种职业性课程(如管理、法律、工程、医学等)实行毕业生国家考试,且每年增加一门,评价大学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精力,深入研究和探索教学过程中适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方法和手段,尤其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有效地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编辑;HD)
(本文作者郑南宁,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西安交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