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 努力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座谈会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 2010-06-08             访问次数:

 

 

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 努力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座谈会发言摘要

 

 

 

提高农业院校服务水平的五个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

 

高等农业院校在履行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都与服务“三农”直接相关。我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而涉农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农业院校;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农业院校中的应用研究,可以直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则是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希望,农业高校是我国农业基础研究的主要阵地,是应用研究的半壁江山;在社会服务方面,则主要是体现在为整个农业行业发展提供服务、为区域性发展和农户生产提供服务、为涉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3个方面。也就是说,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责任,绝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农户技术推广服务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上3个方面的“三农”服务要求日益强烈。学习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就是要全面提高农业院校的发展水平,包括人才培养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水平。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逐步探索出了农业高等院校服务农村发展的“六条途径”:一是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二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三是激励教师深入基层,四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五是推进农村人才培训,六是加强农村政策研究,服务农村发展。回顾我校服务“三农”的基本经验,我们将其概括为“四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把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作为学校发展之源,生存之本。二是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同时,高度重视以人才技术优势面向“三农”第一线,把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造福农村百姓,实现了服务“三农”与学校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路线。坚持从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大局出发,从我国“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学校实情出发的原则,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创新服务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和综合效能。四是始终坚持师生参与的基本原则。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改革学校人事制度、干部制度等,形成有利于推动师生到农村去,到农户去的政策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学习落实胡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深化体制与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联合加强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设立专项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不断稳定和提高科研能力,提供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具有重大意义。科技部已经对其所管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固定的运转费用支持,每年达千万元。建议教育部和农业部,也设立专项,对涉农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提供类似的运转经费支持。

 

第二,联合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尤其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有大量的教学实习基地。这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建议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同建设一批教学实习基地,尤其是利用农业部现有的一些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一方面起到培养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三农的具体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感情。

 

第三,联合建立技术试验和推广基地。通过建设这样一些基地,可以很好地把研究工作、试验工作和展示推广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建设一大批建立在主产区的试验和推广基地,将同时起到促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的双重作用。

 

第四,联合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促进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发挥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尤其是在博士培养方面。同时,通过农业院校和农业管理与推广部门的合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推广等方面的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教育部门可以在招生指标方面给予支持。

 

第五,联合建立基层干部与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各地农业院校在这方面具有长期传统,并且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和规模开展着工作。今后需要上级部门加大支持,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投身新农村建设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有长期为“三农”服务的优良传统。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20063月,浙江大学确立了“举全校之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浙江大学的做法表示了充分肯定。4年来,我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始终坚持“聚焦湖州,立足浙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思路,不断推出改革举措,努力创新工作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聚焦湖州,探索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20065月,浙江大学与湖州市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4年来,市校双方围绕“1381”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合作,示范区内合作共建机制初步建立,项目顺利实施,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双赢局面已经形成,社会影响积极广泛,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又对全国具有借鉴意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二)立足浙江,发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效应”

 

 “立足浙江”是浙江大学发展的基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4年来,学校加大服务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先后与全省11个地级市建立了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关系,主动参与“海上浙江”、“山上浙江”建设,积极将新农村建设经验向龙泉、象山等地辐射。

 

(三)服务西部,发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辐射效应”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成立了“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该院成为支持西部大开发、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学校进一步总结和推广我校在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做到“东部试点,西部辐射”。通过实施“东桑西移”、“东鱼西游”等工程,将浙江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等地,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面向全国,发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效应”

 

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服务领域涉及教育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法律咨询、规划管理等众多领域。理工农医各学科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协作,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为各地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为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浙江大学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

 

(五)走向世界,发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引智效应”

 

目前,浙大已与国(境)外130所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加入了“环太平洋研究大学联盟”(APRU),建立了多个国际化引智创新平台。学校积极发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有利条件,加大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外引智力度,正全力策划和推进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的“三兄弟合作计划”,积极借助国际优质资源提升社会服务层次,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桥梁纽带。

 

(六)创新机制,探索高校依托型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我校根据国务院关于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要求,借鉴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经验,率先在构建以浙江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已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规模100人以上的农推队伍,成立了覆盖浙江省并辐射西部的正处级农推中心,创建了以浙江大学长兴农业试验站为标志的一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构建了以“农推中心-首席专家-基地-企业-农户”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道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长期以来,我校秉承服务“三农”、科教兴农的办学方针,在教育部、农业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科学研究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突出旱区农业特色,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解决旱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更是学校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我校位于我国西部旱区腹地,在旱区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科研积累,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坚持科学研究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突出旱区农业特色,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面向旱区农业发展梳理学科建设思路。以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为引领,初步形成了以农林水学科为主体,旱区农业特色明显,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学科集群。二是围绕旱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凝练研究方向。合校以来,学校所获得的8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选题都是围绕旱区农业。“十一五”期间获批的1个“973计划”项目、20个“863计划”课题和41个国家“支撑计划”课题,都与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三是建设旱区农业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实施“985工程”二期项目,组建了“985工程”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Ⅰ类科技创新平台和畜禽养殖与重大疾病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治理与生物源农药创制2个Ⅱ类科技创新平台。紧贴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设立了小麦、玉米、小杂粮、棉花、核桃、红枣、茶叶、草食动物、中药材等研究所(中心)。

 

二、坚持技术推广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探索科技推广新模式,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存在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大批科技成果滞留在专家、教授手里,无法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科学技术支撑。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每年大约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左右得到推广应用,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在60%左右。

 

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成为我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比如,学校针对陕西苹果品种差、技术水平低、优质苹果率较低的现状,于2006年投入600万元在陕西白水县建立了苹果试验站。帮助该县苹果年产量从2005年的42万吨增加2009年的52万吨,优果率从60%提升到90%,仅2009年就新增产值18.65亿元,新增纯收入14.51亿元,苹果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果农人均收入超过4500元,创历史新高。再如阎良甜瓜试验站带领当地发展甜瓜5万多亩,辐射带动富平、临潼、蒲城等周边地区发展甜瓜近8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早春厚皮甜瓜产业基地。2009年示范户甜瓜平均亩收入6500元,最高达12000元。

 

三、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研互动、科教相长

 

我校依托学校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搭建广阔的科教和实践平台,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近3年来50%以上毕业生从事涉农行业,100多毕业生担任大学生“村官”。近5年来,累计有3万多学生在基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1000余名学生在基地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50余名毕业生在基地担任科研助理和开展创业实践。近3年来学生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80%以上的作品选题来自农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许多数据资料来自基地实验观测和社会调研。2008届毕业生张磊成功创立了安康市第一家本地水产公司,2009年即实现产值90余万元,带动了一大批养殖专业户发家致富。

 

 

 

改革培养模式拓展“太行山道路”

 

河北农业大学

 

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北农业大学的传统并已形成优良校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探索出了一条实现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途径,1986年被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被国家教委肯定为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坚持“太行山道路”3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始终紧密围绕“三农”,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积极适应社会需求,探索实践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每年都组织校内外专家、教学督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用人单位代表等,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进行广泛研讨,增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及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构建了“311”人才培养模式、“1+3+N”课程体系和“一个中心、两个循环、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主动走出校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训环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社会发掘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相关专业优势,本着互补双赢的原则,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实践了高校与地方大型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依托企业的环境条件,创建了新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通过高校和企业“双师制”教育,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是倡导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经过单独组织考试、招生,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目前已有3500多名学生毕业,他们中的一些优秀代表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带头人。此外,学校主动承担农村“三级干部”培训任务,开展农村绿色证书培训,举办农村女状元、女能手大专班,新疆干部培训班等,累计培训学员15000多人次。

 

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的教育部“地方农林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学生考研率逐年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超过90%,大批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最近,学校多次召开座谈会、调研会,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精心谋划下一步工作。一是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构建支撑河北现代农业产业的学科体系。加强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和纵深配置,强化学科间的横向融合,非农学科主动与“三农”结合,凝练人才培养方向。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抓好现有11个国家级、32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推进全校质量工程建设,搭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类平台。

 

 

坚持特色进一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的优势在农业方面,特色也在农业方面。要想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有所作为,要想成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教兴农战略的主力军,要想发挥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必须坚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一、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南京农业大学将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部署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整合高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科研等资源。以培养出更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更加主动地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需要为目标,积极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和专业结构。以高水平师资与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通识教育、专业训练、技能拓展的衔接和贯通。以确立学生为教学主体,加强教学组织、研究平台、实践环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二、科技攻关,项目引领,不断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南京农业大学将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视角,以科技发展前沿为导向,根据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布局和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对提高学校整体发展的全局性影响和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学术环境,加强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集成,推进产学研用创新资源整合,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教学科研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构建资源高效配置、分工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增强学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突出学科优势,强化学科特色,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更加重视面向行业和产业实际、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应用研究;努力打造学术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大师和科技创新团队,集聚人才、科技资源,增强科技的“顶层设计”能力;着力以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以标志性成果产出求突破、以制度和机制创新为保障,继续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鼓励学科、平台、项目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

 

三、合作共赢,推进转化,切实履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职责。南京农业大学将继续以培养创新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三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产学研结合的目标导向,把学校的教育科技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专家教授“走出小天地,面向大社会”。通过产学研合作,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校的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充分把握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面向农业经济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生产应用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科技支撑,使学校真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智囊团、科技助推器、人才储备库。

 

 

 

把田野当作大学生教育的大课堂

 

河南农业大学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培养方案,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根据专业特点,在涉农专业提出了“3+1”的培养模式,即大学生在校期间3年学习理论、1年实践锻炼。这个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将教学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建设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科研基地和校地(企)合作实践平台。

 

  河南农业大学坚持把田野当作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大课堂。每年组织10多支博士服务团、近千支学生志愿服务小分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在送农业科技“到村入户”的过程中,大学生既受到了实践锻炼,又感受到了专业和自身的价值所在,坚定了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

 

河南农业大学构建了“基地+基金+基层”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三基模式”,引导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三基模式”即以校院两级创业中心和校外创业平台为基地,设立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基金,鼓励毕业生身怀创业本领走向基层。学校于2002年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第一家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其后又在各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分中心。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平台和基地,两级中心近年来先后接纳3000多名学生参加300多个项目的规划、研究、开发和市场运作,产生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思维和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家级组织奖和单项奖23项,省级奖83项。

 

学校还把这些创业平台和基地向校外拓展,建立稳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圈”实践服务基地:校院两级创新创业中心和国家、省校各级科研平台是“第一圈”基地;学校建在各地市的各级科研平台分中心、试验站组成了“第二圈”基地;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第三圈”创业实践基地。依托“三圈”基地,学生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锻炼,练就了创新创业的真本领。

 

2008年,学校还率先在全国开办了“村官”专业——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2009年,学校创建了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这种基层实践平台,为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从全校大三各专业学生中层层选拔出67名志愿做“村官”的大学生,集体“跳槽”转入“村官”专业。目前,经过系统的理论集训和在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的实践锻炼,首批专业“村官”已经学成毕业,即将奔赴农村基层,追逐他们以知识和青春奉献“三农”、建功立业的纯朴梦想。

 

 

 

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新疆建设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畜产品四大基地和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走出了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的农科教结合发展之路。

 

1.立体化、全覆盖——“四中心、六基地”模式

 

在自治区职教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学院借助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平台,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先后建立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示范培训中心(阿克苏基地)、新疆草原畜牧业示范培训中心(阿勒泰基地、伊犁基地)、新疆设施农业示范培训中心(吐鲁番基地、塔城基地)、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培训中心(东泉基地),形成了覆盖南北疆、涵盖农林牧的网络化服务体系。

 

新疆特色林果业示范培训中心配套建设了核桃高密度栽培示范园、红枣丰产栽培示范园和苹果丰产示范园,推广红枣、核桃、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136万亩,亩均增产20%,培训技术人员、果农和学生7800余人次。

 

新疆草原畜牧业示范培训中心建立了四级技术培训和服务机构,确定了科技示范县(市)及一批科技示范户,派出养殖技术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培训农牧民5500余人次,治疗疑难杂症130余例。

 

新疆设施农业示范培训中心先后派出专家在塔城、吐鲁番地区各县市、乡镇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311人次。培训专家深入乡村的温室大棚,手把手教会农民各种设施农业实用技术,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规律进行了科研项目研发,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成立育苗中心,每年为当地培育各种苗木600多万株,最大限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2.校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乌兰乌苏”模式

 

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学院针对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经济发展特点,与乌兰乌苏镇政府签订校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协议,以“政府买单、农民受益”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学院每年选派技术专家对该镇的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指导。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各类技术,举办“科技之冬”等各类科技培训班65期,现场会42场次,编写《农事指南》9期,培训农民近万人次,培养高产棉花、加工番茄、林果、奶牛养殖等农民科技示范户共计210户。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实现了“一户带四邻、四邻带一村”的科技带动连锁效应,大大提升了乌兰乌苏镇的农业科技水平,该镇已成为省级科技示范乡镇。

 

3.产业带动——“新实”模式

 

新实良种有限责任公司是学院在校办实习农场的基础上创建的,它集种子科研、良种繁育、种子营销为一体。目前,该公司已成长为新疆最大的玉米制种龙头企业。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充分依托学院的人才、技术优势,致力于玉米种子的产业化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了10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上亿元。2006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视察了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