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十年,谋划新发展
——瞿振元书记在2010年春季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节选)
2010年2月28日
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开始再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个《纲要》将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再正式发布。“中长期发展纲要”实际上就是“十年发展纲要”,要谋划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这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我校的中长期发展问题,想一想从2010年起的未来十年该怎么走。因此,我讲话的题目也可以叫“十年”。
2000年全世界的人们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情境还历历在目。从那时候起到现在,十年过去了,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十年,变化巨大的十年。1979年,我国GDP是4000亿, 1989年是3万亿、1999年是8万亿, 2009年达到33万亿,每隔10年GDP就翻两番,整个30年年均GDP增长9.9%,这是一个世界奇迹!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人称之是“大国的成年礼”。我们分享着这份荣耀,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向了世界。
对于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有非常明确的表述,指出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牢牢抓住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现在,头二十年里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就要考虑第二个十年如何在这个战略机遇期里发展的更好。这是整个国家面对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我校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也和祖国一起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一是人才培养工作。2000年我校在校生11405人,10年中曾一度超过20000人,现在稳定在19900人。其中,本科生招生规模最高的时候达到4689人,经过我们的自觉调整,现在稳定在3400人左右。这种调整是必要的,如果不调整,校园里多5000名本科生,这5000名本科生住哪?教室在哪?吃饭在哪?在此期间,硕士生招生规模从2000年的1097人增长到2008年的3609人,增长了2.28倍,博士生招生规模从646人增长到2008年的2108人,增长了2.29倍,博士生年招生规模超过2000年博士在校生规模。十年间,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学校的办学层次得以很大提高。二是学科建设。十年间,本科专业数从41个增加到60个,硕士点从40个增加到71个,博士点从65个增加到136个,重点二级学科从12个增加到24个,重点一级学科有6个,而且全国排名第一。学科点的布局扩大、数量增加、层次提高,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实力。三是科研工作。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8700万增长到2009年8.9个亿,增长十倍多。科研成果产出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有显著提升,2000年发表国际论文总数为76篇,2009年达到1406篇;在国际高水平刊物《SCIENCE》、《NATURE》、《CELL》上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单篇论文的影响因子不断提高。为行业服务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农业部50种农产品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中,我校有6位专家被评为首席科学家,占十分之一多,这是很重要、很光荣的事情。四是师资队伍实力显著提高。专任教师从1084人增加到1521人,增长了50%;高级职称的数量显著增加,教授从211人增加到455人,副教授从470人增加到708人;学缘结构更加合理,50%的专任教师非农大毕业;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显著增加,从过去的25.3%提高到现在的60%。十年间,教学科研管理各方面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从根本上说源于师资队伍的显著增强。五是学校办学财力显著增强。学校总收入从2000年的3.57亿提高到2009年的21.6亿,增长7倍。六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0年学校有校舍面积52.1万平米,其中不少是旧房子、是平房,2009年增加到141.4万平米,面积增加近3倍。新楼代替了旧楼,建筑质量显著提高。七是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学校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干部、师生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八是学校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等中央领导都曾视察过我校。很多领导都曾来校对我们给予指导和鼓励。
回顾学校过去的十年,可是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十年,是成果显著的十年,是令人鼓舞的十年。尽管发展过程中缺点不少,“成长中的烦恼”也不少,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去解决,但已经发生了被大家称之为“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的新春,历史已翻开新的篇章,新的十年应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课题。2010年到2019年这新十年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确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目标?依据什么样的路线图去实现目标?毫无疑问,新的十年对中国农大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十年,是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征途中关键的十年。这十年做好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就真有希望了。这十年做不好,已经存在的优势可能就会失去,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路就会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当前,考虑学校的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从关注世界变化的视角来思考学校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这个观点,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一场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考虑和处理世界事务的前台。连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也称颂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这些都说明,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被进一步确认,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中国以“快速增长的经济”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的科技、教育,以及国人的精神状态是否也同样地走向了世界?特别是我们的精神状态是否具备了或者说已经做好准备?实际上,经济的发展是明显快于其它各方面的。教育是一个大国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要建成教育强国,这是我们不可逃避和懈怠的责任。而教育强国主要是高等教育强国!所以在考虑学校发展的时候,我们要从面向世界、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角度来考虑,要与世界形势的变化相适应。
其次,要从关注国家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学校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工作方针、重点任务都没有改变,但又有很多重要的变化,表现出很多阶段性特征。比如加快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现阶段非常突出的问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很多方面的要求,但最根本的要求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寄希望于科技革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优势。科技和教育是推动这个转变的第一力量。作为一所大学,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贡献,我们要从国家的发展中看到学校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所要承担的责任。
第三,要从关注农业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学校的发展。当前,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各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很快。作为农业大学,我们要从如何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调整学校的学科建设,思考人才的培养去向,服务面向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研究、动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研究,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农业装备现代化和智能化,农业产业政策以及农村发展科学化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领域,有许多重大课题要研究解决。为解决农业科技问题,还必须有生命科学,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的支撑,都要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关注农业,根据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等来选择我们学校的发展方向。作为学校的学科,要有选择地发展,要有预见地发展,有些学科要更加着力地予以支持。
第四,要从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学校的发展。尤其要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制定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总的方针政策,提出了若干重大工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纲要,及早做好准备,抢占先机和优势。
总之,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谋划未来十年学校的发展,使我们能够走进新十年、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跃,创造新辉煌。实现这个任务,十分复杂和艰巨,今天只是开个头。我们计划用近一年的时间,也就是在2010年这一年里,发动全校干部和师生员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聚集智慧的过程,也是统一认识的过程。讨论的过程也是推进工作的过程,特别是要与“985三期”启动,“十二五”规划制定,教育十年纲要的实施等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紧随国家的步伐把我校新十年新跨越的问题一起谋划好,要按照谋划发展有思路、推动工作有举措的要求,制定有关学科建设、科技工作、校园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划。既有十年期的愿景,也有五年的计划。
今天提出的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希望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成为农大新十年新跨跃的前进号角,也殷切希望大家燃起激情、振作精神、拓展思路,共同谋划好农大新十年新跨跃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