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养成教育生态化。坚持实行“一日生活制”学生管理,把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
二是典型教育情境化。深入挖掘树立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积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宣传、事迹报告会等表达方式,创新典型教育手段,大力推进情境式教育。
三是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学分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把第二课堂活动按照课程模式进行过程管理。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获得的“成绩+学分”直接与奖学金评定等评先评优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四是思想教育人本化。不仅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运用博客、QQ、飞信等网络技术开展思政工作,更强调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学校明确规定,辅导员、班主任每学期与每名学生谈心不得少于2次,并形成谈心记录,每周下学生宿舍不少于两次。
五是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积极整合校园文化活动资源,以活动立项的方式,对活动进行规划、同类归并,使之项目化。学校每年立项支持10项校园文化活动,并给予专门经费支持,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
(景德镇陶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