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凭啥跻身世界一流
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港大有很多出色的学科,比如我们的医学院,人数不多但很有成就。微生物系,SARS来了,有了表现的机会,原来真的是世界一流的微生物系。目前,香港大学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把力量集中在几个方面去运用。我们自己有一个大学发展基金,加上社会人士支持,很多项目都做得很好。至于说香港的高等教育水平高,香港的大学师资好、管理完善、教学模式现代是重要原因。我们大学的老师都是全球招聘来的,都是很好的老师,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学校行政上的透明度很高,有很多制度去保证我们不会出错。另外,香港的学校都比较小,我们的本科生不到1万,就有条件采用比较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此外,我们教的是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应对社会,怎样去学习。鼓励他们多研究多讨论,教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现在很多学生一出去就频繁换工作,甚至常常转行业。而公司聘人都希望能干、有主见,港大就常常鼓励学生自主独立。所以,自立自主是大部分同学的信念。我们的学生活动都是他们自己组织的,我们不去管,需要校方帮忙可以,但我们不会干预学生的想法。
我们有一个“师友计划”,是离校的做在校同学的生活导师,每个校友每年都有一个学生。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可能局限在他自己学的范围内,但如果有一个校外导师,像一个念法律的学生跟一位医生交流,念文学的跟银行家交谈,这样学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是我们大学“全人教育”的一种办法。
关于课程改革,我们一步一步在做,不同的专业都有自己的要求,要全部打通很困难。现在做的只是,比如土木工程学院与法律学院,专业很远的两个学院放到一起;还有做得更早的文学院与社会科学院,很多文学院的学生去修读社会学院的课,倒过来也一样;再比如理学院,一年级时不定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转换专业,可能从化学转到数学。选课就像吃西式套餐,有头盘、主菜、甜品,如果你能吃得下,吃两个套餐也行,但前提是你要吃光。将来,我们希望像自助餐一样,不刻意地限定某两个专业,让学生自己去选,满足本专业最低要求后自主选课,从而真正做到“学生为本”。当然,这要科学引导,不然有的学生可能毕不了业,就像只吃甜品,就会营养不良,所以我们会设立更多的辅导员。大学的改革,要想得比较清楚,做的时候也比较慢,跟实验室的竞争不一样。
教育家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香港有很多大楼,但显然只有大楼不足以吸引大师。在这样一个地方办大学拿什么吸引大师,令大师尽心尽力呢?一个学校有三件事情互相有关:第一是老师的国际名气、教学态度;第二是学生的质量;第三是大学的设备。有好的设备可以吸引好的学生,有好的学生可以吸引好的老师,有好的老师可以促进增加好的设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互相吸引。学校的知名度和国际排名也是看这三样。我又加了一样,就是第四,社会的支持。社会人士对学校捐助,是对我们的肯定,好像告诉人家:“嗯,这个学校不错,某某先生都支持”。我们筹来的钱,计划多做一些基金,用投资收入和利息去资助教授。这些教授被称为“明德教授”,因为我们的校训是“明德格物”,他们每年至少有60万元去做自己的研究。目前一共有23位 “明德教授”,我们的目标是100位。其他做成基金的,还有奖学金。两者的数额大致一比一。
此外,香港大学要发展成为国际大学,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大学”,所以,内地招生是必然的事情。今年有超过1万名学生报读港大,但我们收的学生不多,顶多250名。其实我们也没有刻意去宣传,而且学费对于内地家庭来说也蛮高的,港大在内地名气大起,大概有两个因素,一是教学模式,香港特别是港大显然能给他们完全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来去方便也相对便宜;另一个因素是口碑,学生回去后跟大家说,一个一个传开来,包括媒体的报道,才会让我们的声誉出现这种几何式的放大。
再过几年,香港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港大要真正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学,不过如何形容“知名”却很难。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成为真正一流大学,是要让所有学科当被谈起的时候都有港大的份。比如说起SARS、禽流感研究,全世界都会想起香港大学;谈到肝脏移植、合成化学,不是全世界但大部分人都会说到港大;在人权研究方面,港大也不错。有些学科在不断发展,像亚洲经济研究,将来会不会一提亚洲经济,人们就想到港大,这是我们努力的地方。我们有10个学院,如果到时候每个学院都有1个学科,全校有10—12个学科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就足够了。在学生方面,希望到时候国际学生会像内地学生一样,都很想到港大念书和交流。社会也更加认同港大,认为这个大学做得好,当然,也很希望国家领导人替我们打气。(转自《人民日报》)